本公司主要业务:济宁商标注册-济宁代理计账-济宁公司注册-济宁会计代理-济宁商标查询
济宁市圣佳商标事务所   圣佳商标联系电话
 
 
   
 
商标注册 当前位置:首页  > 商标注册

在商标价值日益凸显的同时,商标侵权行为也呈现多发态势

关键词:   发布时间:2025/11/7 11:43:02   浏览量:

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,商标早已超越单纯的商业标识范畴,成为企业品牌价值的核心载体、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。截至 2024 年年底,我国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已达 4762 万件,2024 年全年注册商标 478.1 万件,同比增长 9.1%,这组数据背后,是市场主体对商标权利保护意识的持续提升。

商标注册是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法定途径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》规定,自然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,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,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。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,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,受法律严格保护。这一权利不仅能将自身商品或服务与他人区分开来,更能形成独特的品牌辨识度,积累商誉价值。

商标申请需遵循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流程要求。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,便于识别,且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。从申请流程来看,包括商标查询、材料提交、形式审查、实质审查、初审公告、注册公告等关键环节,当前我国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 4 个月,各项业务合格率保持在 97% 以上,高效的审查机制为市场主体快速获得权利保护提供了保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商标申请需避开法律禁止性条款。《商标法》明确规定,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、国旗、国徽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,带有民族歧视性、欺骗性的标志,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标志等不得作为商标使用。同时,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、图形、型号,或仅直接表示商品质量、主要原料、功能等特点的标志,也不得作为商标注册,除非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。

二、商标代理注册:合规服务助力权利落地

随着商标申请需求的持续增长,商标代理行业应运而生,成为连接市场主体与商标管理部门的重要桥梁。根据《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》,商标代理机构接受委托人委托,可依法办理商标注册申请、变更、续展、转让、异议、复审等各类商标事宜,为委托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流程服务。

规范的商标代理服务能有效降低申请风险。商标代理机构需遵循诚实信用原则,遵守法律、行政法规,对在代理过程中知悉的被代理人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。对于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可能存在不得注册情形的,代理机构应当明确告知委托人;若知道或应当知道委托人的申请属于恶意注册等违法情形,不得接受其委托。这些规范要求从源头保障了商标申请的合规性。

商标代理机构的备案管理是行业规范的重要基础。从事商标代理业务的机构需依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,备案信息包括营业执照、机构名称、住所、联系方式、从业人员信息等,且备案信息发生变化时需及时办理变更。备案有效期为三年,有效期届满需继续从事代理业务的,应办理延续备案。这一制度让商标代理行业的监管更加透明,也方便委托人选择合法合规的代理机构。

选择正规代理机构对委托人至关重要。当前市场上的商标代理机构良莠不齐,部分机构存在欺诈、诱骗等不正当手段。委托人在选择时,应查看机构是否具备备案资质,是否在经营场所或网站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许可信息和备案信息,同时关注其服务流程、收费标准和过往业绩,避免因选择不当导致权利受损。规范的代理机构能凭借专业知识,帮助委托人优化商标设计、规避近似风险、高效推进申请流程,让商标权利的取得更加顺畅。

三、商标侵权:市场秩序的 “隐形破坏者”

在商标价值日益凸显的同时,商标侵权行为也呈现多发态势,成为扰乱市场秩序、损害权利人利益的突出问题。从市场监管总局和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来看,当前商标侵权形式多样,涵盖生产销售侵权商品、网络平台侵权、为侵权行为提供便利等多种类型,且呈现出产业链化、网络化的特点。

电商领域的商标侵权尤为突出。随着 “一键” 铺货、一件代发等模式的普及,部分网店经营者为追求便捷和低成本,未经权利人许可,通过软件批量复制其他平台的商品信息,包括带有他人注册商标的标题、图片等,直接上架销售,极易构成商标侵权。2025 年年初,A 公司发现某网店在商品链接名称和展示图中使用其注册商标,遂诉至法院。经查,该网店经营者吴某通过 “一键” 铺货软件批量上传商品信息,未对商品来源进行甄别,其行为已构成侵权,最终法院判令吴某赔偿 A 公司经济损失和维权合理开支共计 5000 元。

生产销售假冒侵权商品的行为危害严重。部分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,在未取得商标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,擅自生产带有知名商标标识的商品,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,不仅侵害了权利人的商标专用权,还可能因产品质量不达标损害消费者权益。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李某某生产销售侵犯 “亚朵星球” 注册商标专用权枕头案中,当事人非法生产侵权枕头并通过微信销售,违法经营额达 100 余万元,因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。类似的还有侵犯 “YKK”“ERDOS”“维达” 等知名商标的案件,涉案金额从数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,反映出此类侵权行为的猖獗。

新型侵权形式不断涌现。除传统的生产销售侵权外,为侵权行为提供流量推广、广告代理等便利条件的行为也日益增多。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的案例中,某文化传播公司作为广告代理商,未对视频内容进行审核,为 4 个推广假冒耐克、路易威登等品牌运动鞋的视频提供流量推广服务,收取推广费 33 万元,最终被罚款 66 万元。此外,还有不法分子通过拆封原装产品、替换核心部件后重新封装销售的方式侵犯商标权,这种 “调包” 式侵权隐蔽性强,既损害权利人利益,也欺骗了消费者。

商标侵权行为的危害具有多重性。对权利人而言,侵权行为直接分流了市场份额,损害了品牌信誉,前期投入的品牌建设成本付诸东流;对消费者而言,假冒侵权商品往往质量无保障,可能存在安全隐患,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;对市场而言,侵权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,挫伤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,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。

四、商标维权:多元路径守护合法权益

面对日益复杂的商标侵权态势,我国已构建起包括行政保护、司法保护、行业自律在内的多元维权体系,为商标权利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权利救济途径,有力遏制了侵权行为的蔓延。

行政保护是商标维权的重要渠道。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商标行政保护的主要力量,通过开展 “守护消费”“守护知识产权” 等专项执法行动,严厉打击各类商标侵权行为。2024 年,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,对侵权当事人作出没收侵权商品、没收违法所得、罚款等行政处罚,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,形成了强大的执法震慑。权利人发现侵权行为后,可向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,执法部门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,快速制止侵权行为。

司法保护为商标维权提供终极保障。人民法院通过审理商标侵权纠纷案件,依法认定侵权行为,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、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,对恶意侵权情节严重的,还可适用惩罚性赔偿,大幅提高侵权成本。2023 年,全国法院在 319 件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,判赔金额达 11.6 亿元,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审结的 “盼盼” 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,适用 4 倍惩罚性赔偿,判赔金额超 1 亿元,彰显了司法对恶意侵权的严厉打击态度。根据《商标法》规定,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,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;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,可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;两者均难以确定的,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,情节严重的可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,最高可判令给予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。

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提升维权效率。为减轻当事人诉累,我国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纠纷 “总对总” 诉调对接工作,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知识产权调解组织,通过专业调解、行业调解等方式,快速化解商标纠纷。同时,各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、快速维权中心的建设不断推进,截至 2024 年底,全国已建成 124 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,备案创新主体超过 19.3 万家,为权利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。此外,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已达 80 家,为企业应对跨境商标侵权纠纷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权利人维权需遵循法定路径。当发现商标侵权行为时,权利人应及时固定证据,包括侵权商品的实物、照片、销售记录、宣传材料等,为维权提供坚实基础。随后可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,选择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、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对于涉嫌犯罪的,可向公安机关报案。在维权过程中,权利人可委托商标代理机构或律师提供专业支持,合理主张赔偿数额,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同时,权利人应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,推动侵权行为得到及时有效查处。

五、协同共治:构建商标保护长效机制

商标保护不仅是权利人的个体诉求,更是维护市场秩序、促进创新发展的公共责任,需要政府监管部门、司法机关、市场主体、行业组织等多方协同发力,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的保护长效机制。

强化监管执法与司法衔接是关键。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管,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智慧监管手段,提高对网络侵权、隐蔽性侵权的发现和查处能力,实现对侵权行为的全链条打击。同时,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,对涉嫌犯罪的商标侵权案件,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,形成执法合力。司法机关应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,优化 “三合一” 审判模式,统一法律适用标准,提高审判效率,加大对恶意侵权的惩罚力度,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市场主体敬畏法律、诚信经营。

完善法律政策体系提供制度保障。应根据商标保护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、新情况,持续完善商标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,明确新型侵权行为的法律定性和处罚标准,细化商标注册、代理、维权等各环节的操作规范。国家知识产权局应继续优化商标注册审查流程,缩短审查周期,提高审查质量,同时加强对商标代理行业的监管,规范代理行为,打击恶意注册、虚假代理等违法违规行为,维护商标代理市场秩序。

提升市场主体的商标保护意识是基础。企业作为商标权利的主要享有者和使用者,应将商标保护纳入整体发展战略,重视商标的注册布局,及时在相关商品和服务类别上申请注册,构建完善的商标保护体系。同时,加强内部管理,建立商标使用、维护和监控机制,定期开展商标侵权监测,及时发现并制止侵权行为。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,应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,普及商标法律知识,引导其合法申请商标、规范使用商标,避免因不懂法而陷入侵权纠纷或权利受损。

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不可或缺。商标代理行业组织应加强行业自律,制定行业规范和惩戒规则,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,引导代理机构依法合规经营,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。相关行业协会应搭建交流平台,促进企业之间的商标保护经验分享,推动行业内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,形成抵制侵权、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业氛围。

商标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,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,关乎市场的公平竞争,更关乎创新活力的激发。从商标注册的权利取得,到代理机构的合规服务,再到侵权行为的严厉打击和维权路径的畅通无阻,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。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,商标保护体系将不断完善,市场环境将更加优化。未来,唯有各方协同发力,形成保护合力,才能让商标这一重要的知识产权得到充分尊重和有效保护,为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。


来源:   http://www.jnsjsb.com/content/?1387.html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5/11/7 11:43:02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上一条:多元机制创新,全链条保护升级  下一条:没有了!
友情链接:济宁商标注册   济宁会计代理   济宁公司注册   济宁代理记账   

济宁代理记账,济宁商标注册,济宁公司注册,济宁公司代理,会计代理,济宁市圣佳商标事务所  网站地图  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117号
业务领域:济宁商标代理,济宁公司转让,济宁商标异议,济宁公司代理,济宁税务登记,济宁商标申请,济宁记账报税,济宁工商注册,济宁兼职会计,济宁商标续展